在线客服
025-68891339
025-68891339
KNOWLEDGE
科普知识
搞懂了人体“三焦”,所有疑难杂症,都迎刃而解!
【摘要】:
很多朋友都去看过中医,也经常听医生说过这样的话:“上焦有火,下焦有寒”。那什么是上焦,什么是下焦,火和寒又是什么呢?
“三焦”是藏象,首见与《黄帝内经》,是“五脏六腑”中最大的“腑”,与“心包经”联系。包含“上焦、中焦、下焦”。
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膈以上为上焦,即心肺为上焦,脾与胃为中焦,脐以下,也就是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
水谷在人体运行道路及气之所终始,包括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部过程,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来概括。并根据上、中、下三焦所处部位不同,对水谷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有上焦主纳,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的具体描述。
这是以三焦运行水谷来概括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功能。
3、运行水液。
手少阳三焦经,一侧有23穴,其中有13个穴分布在上肢背面,10个穴在肩颈头部。
打通三焦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拍。
每晚睡觉前,分别用左右手从对侧肩膀开始,沿着胳膊外侧的三焦经行走路线,往下拍打。动作快慢一样,一直拍打到手腕。可以稍微用力达到震动经络的作用。每次至少要拍到八分钟往上。拍完之后,再按摩阳池穴三分钟,效果更好(阳池穴是三焦经的原穴,揉它可以将气血引到手上,只有这样,才可以疏通整条经络)。拍打的方式见效没那么快,一定要坚持才能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