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时,应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确保检测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规范建筑外窗市场,未来需要加强建筑外窗气密性、 水密性、抗风压性能的检测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推 动建筑外窗产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检测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交流,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 平和素质,为建筑外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控制实验室内温度和湿度,确保其在规定的范围 内,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引言 •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检测 • 建筑外窗水密性能检测 •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检测 • 实际操作与注意事项 • 结论与展望
建筑外窗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气密、 01 水密和抗风压性能对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防水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性能分级1、气密性能分级2、水密性能分级3、抗风压性能分级检测项目1、气密性能检测方法2、水密性能检测方法3、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2009年3月1日正式实施1、代替GB/T 7106一2002《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2、代替GB/T 7107一2002《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3、代替GB/T 7108—2002《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4、代替GB/T 13685一1992《建筑外门的风压变形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5、代替GB/T 13686—1992 《建筑外门的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当室外表面所受的压力高于室内表面所受的压力时,压力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4.标准状态:温度为293K(20℃)、压力为101.3kPa (760㎜Hg),空气密度为1.202㎏/m3的试验条件)5.试件空气渗透量: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整窗(门)试件的空气量。
6.附加空气渗透量:除试件本身的空气渗透量以外,通过设备和试件与测试箱连接部分的空气渗透量。
8.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开启缝长的空气量。
10.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外门窗试件单位面积的空气量。
11.水密性能: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渗漏的能力。
12.严重渗漏:雨水从试件室外侧持续或反复渗入外门窗试件室内侧,发生喷溅或流出试件界面的现象。
3.2 试件要求 a )试件应为按所提供的图样生产的合格产品或研制的试件。 不得附有任何多余配件或采用特殊的组装工艺或改善措施 ; b )试件镶嵌应符合设计要求 ; c )试件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组合、装配完好 , 并保持清洁、 干燥。
1 检测项目 检测试件的气密性能。气密性是反映建筑外窗空气渗透量的指标。气密性 越强,表示建筑外窗的空气渗透量越小。以在 10 Pa 压力差下的单位缝长 空气渗透量或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进行评价。
2 检测装置 图 1 为检测装置示意图。 – 2.1 压力箱 压力箱一侧开口部位可安装试件 , 箱体应有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密封 性能。 – 2.2 供压和压力控制系统 供压和压力控制系统供压和压力控制能力必须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 – 2.3 压力测量仪器 压力测量仪器测值误差不应大于 1Pa 。 – 2.4 空气流量测量装置 当空气流量不大于 3.5 m3/h 时 , 测量误差不应大于 10%; 当空气流 量大于 3.5m3/h 时 , 测量误差不应大于 5%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2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验方法。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权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3面法线位移 frontal displacement 在窗面上某点所测得的法线方向上的线杆件的面法线挠度 frontal deflection of framemember 杆件在窗面法线方向上最大线位移量和两端线位移量平均值的差值。
(首页)共页第页委托单位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工程部位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数量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样品状态检测类别检测性质委托人委托日期工程设计值检测日期检测地址检测环境面板厚度面板种类五金件配置面板镶嵌材料框扇密封条材质特征有无密封胶类填缝主型材规格生产厂家样品尺寸安装方式可开启部分缝长/m试件面积/m2检测项目检测依据检测结论检测说明1、见证单位:见证人:2、取样单位:取样员:批准:审核:主检:检测单位检测专用章(盖章)签发日期:年月日(附页)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报告编号检测内容气密性能:单位缝长每小时渗透量为:正压负压m3/(m▪h),单位面积每小时渗透量为:正压负压m3/(m2▪h)水密性能:淋水量为L(m2▪min)稳定加压法:发生渗漏的最高压力为Pa未发生渗漏的最高压力为Pa波动加压法:发生渗漏的最高压力为Pa未发生渗漏的最高压力为Pa抗风压性能:变形检测结果为:正压kPa负压kPa反复加压检测结果为:正压kPa负压kPa安全检测结果为:产品设计风荷载标准值检测结果:正压kPa负压kPa产品设计风荷载设计值检测结果:正压kPa负压kPa重复气密性能:单位缝长每小时渗透量为正压负压m3/(m▪h)单位面积每小时渗透量为正压负压m3/(m2▪h)重复水密性能:淋水量为L/(m2▪min)稳定加压法:发生渗漏的最高压力为Pa未发生渗漏的最高压力为Pa波动加压法:发生渗漏的最高压力为Pa未发生滲漏的最高压力为Pa工程检验结果:风荷载标准值检测结果:正压kPa负压kPa风荷载设计值检测结果:正压kPa负压kPa(附页)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报告编号气密性检测压力差与空气渗漏量关系图检测说明(附页)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报告编号门窗立面示意图图及渗漏位置检测说明(附页)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报告编号抗风压性能变形曲线图检测说明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检测原始记录(一)共页第页样品名称委托编号样品编号规格型号样品状态检测日期检验地点检测环境℃kPa%RH 检验性质水密性加压方法主型材规格型材生产厂家五金件配置密封条材质框扇密封胶填缝玻璃镶嵌方法排水通道设置玻璃种类门窗实测尺寸实测面积开启缝长开启方式主要受力杆件长度门窗框玻比设计值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检测说明微机打印原始记录作为附页附后。
• 门窗物理性能检测概述 • 门窗气密性能检测 • 门窗水密性能检测 • 门窗抗风压性能检测 • 门窗隔声性能检测 • 密封胶与门窗物理性能的关系
门窗物理性能检测是指对门窗的各项 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包括气密 性、水密性、抗风压性、保温性能和 隔声性能等。
2、水密性能 (1)分级指标 采用严重渗漏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值作为分级指标。 (2)分级指标值(分级指标值△P的分级见表)
面法线挠度:试件受力构件或面板表面上某一点沿面 法线方向的线位移量的最大差值。
6)水密性能: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雨同时 作用下,阻止雨水渗漏的能力。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培训例题(完整)变形检测表6 不同类型试件变形检测对应的最大面法线挠度(角位移值)
窗(门)面板为单 层或夹层玻璃 窗(门)面板为中 空玻璃 单扇固定扇、单扇 多锁点平开门窗 单扇单锁点平开窗 (门)
主要构件(面板) 变形检测时对应的最大面 允许挠度 法线挠度(角位移值) 铝窗 ±l/100 铝窗 ±l/150 塑窗 ±l/120 塑窗 ±l/180 铝窗 ±l/250 铝窗 ±l/375
5、求取杆件或面板的面法线、b0、c0——为各测点在预备加压后的稳定初 始读数值(b、b0为中间点的读数值),mm; a、b、c——为某级检测压力差作用过程中的稳 定读数值,mm; B——为杆件中间点的面法线、工程检测技术要求
各类产品标准规定的最低合格要求,见表1。此 表中技术要求参数随相关产品标准的变更而改变。 满足相关产品标准的合格要求是工程检测应该达 到的最低要求。如果委托时没有对三性指标做出 具体要求,检测时可以以此作为判定依据。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塑料门窗 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规定水密性设计值可按下式 计算:
T 建筑外门窗气密 水密 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培训课件GB/T5237.1-2008标准(基材)—尺寸偏差 壁厚尺寸分为A、B、C三组,如图建筑(铝合金、塑料)型材型材壁厚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中的规定建筑(铝合金、塑料)型材建筑(铝合金、塑料)型材
《铝合金门窗》GB/T8478-2008标准对基材壁厚要求: 主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基材最小实测壁厚,外门不应 低于2.0mm;外窗不应低于1.4mm
气密性能检测步骤: 1、预备加压:施加三个脉冲,压力为500Pa,等压力差回 零后,将试件上所有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 2、附加空气渗透量检测:检测前采取密封措施,充分密 封试件上的可开启部分缝隙和镶嵌缝隙。先正压后负压 顺序进行检测,记录各级测量值。
3、总渗透量检测:去除试件上所加的密封措施,先正压 后负压进行检测,记录各级测量值。 4、检测值的处理:将三樘试件的±q1和±q2值分别平均 后确定单位缝长和单位面积各自所属等级。最后取两者 中的不利级别为该组试件所属等级。正、负压测值分别 定级。
GB/T 7106-2008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气密性 水密性 抗风压性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快速压下手柄,施加足够的力,在表头上读出硬度值 (精确到0.5HW) ④再次测量时,两相邻压痕中心间的距离不应小于6mm ⑤三个测点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试件的韦氏硬
度值。取三个试件韦氏硬度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值 ,精确到0.5HW。
铝合金型材壁厚、硬度和表面膜厚样品制备要求: 1、壁厚、膜厚样品制备: 从每批取10根主型材,再从每根型材上切取1个试样, 共10个试样。 2、硬度样品制备: 从上、下框和中挺各取1根,共3根试样
塑料型材状态调节和实验环境要求: 在23±2℃环境下进行状态调节,用于检测外观、尺寸的 试样,调节时间不少于1h ,其他检测项目调节时间不少 于24h ,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气密性能检测步骤: 1、预备加压:施加三个脉冲,压力为500Pa,等压力差回 零后,将试件上所有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 2、附加空气渗透量检测:检测前采取密封措施,充分密 封试件上的可开启部分缝隙和镶嵌缝隙。先正压后负压 顺序进行检测,记录各级测量值。
3、总渗透量检测:去除试件上所加的密封措施,先正压 后负压进行检测,记录各级测量值。 4、检测值的处理:将三樘试件的±q1和±q2值分别平均 后确定单位缝长和单位面积各自所属等级。最后取两者 中的不利级别为该组试件所属等级。正、负压测值分别 定级。
型材韦氏硬度检测 1、检测条件:合金牌号、供应状态为6063-T5和6063A-T5 应进行韦氏硬度试验,除此之处其余均不作韦氏硬度试 验。 2、检测步骤: ①采用精度为0.5HW的韦氏硬度计进行测量,每个试件 至少测量3点
②将试件置于砧座与压针之间,压针与试验面垂直,轻 压下手柄,使压针压住பைடு நூலகம்样。
3、变形检测: ①检测压力逐级升、降。每级压力差值不超过250Pa,每 级检测压力差稳定作用时间约为10s。 ② 不同类型试件变形检测时对应的最大面法线挠度(角 位移值)符合表的要求
2、检测步骤:①预备加压 ②淋水:对整个门窗试件均匀淋水,淋水量:稳定法为 波动法为 ③加压:在淋水的同时施加稳定或波动压力。定级检测 时逐级加压至出现严重渗漏为止。工程检测时直接加 压至水密性能指标值,压力稳定时间为15min或产生严 重渗漏为止。 ④观察记录:观察试件渗漏状态及部位。
铝合金门窗型材壁厚检测---基材壁厚及尺寸偏差 基材壁厚采用膜厚检测仪和游标卡尺在型材的不同部位分 别测量表面处理层膜厚和型材壁厚(总厚度),测点不 应少于3点。基材的实测壁厚为型材壁厚与膜厚之差并经 计算求得,精确到0.01mm,取平均值。 型材尺寸偏差检验按GB/T5237.1的规定执行。
抗风压性能检测项目: 1、变形检测 2、反复加压检测 3、定级检测或工程检测
水密性能检测: 1、检测方法: 检测分成稳定加压法和波动加压法,工程所在地为热带 风暴和台风地区的工程检测应采用波动加压法;定级检 测和工程所在地为非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的工程检测, 可采用稳定加压法。
试件安装要求 试件安装在安装框架上,试件与框架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并密封。安装 好的试件要求垂直、下框要求水平、下部安装框不能高于试件排水孔 ,不应因安装而出现变形。试件安装完毕后应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关5 次,最后关紧。试件安装后,表面不可沾有油污等不洁物。
检测安全要求 抗风压性能检测或较高压力的水密性能检测时应采取适当 的安全措施
检测环境的要求 检测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对于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型材 的在试验前试件应在18℃~28℃的条件下存放16小时以上, 并且在该条件下检测。
检测流程 设定参数(温度、大气压、试件面积、开启缝长、L值) →气密性能检测→水密性能检测→抗风压性能检测
①使有涡流测厚仪前,应先自校。 ②除去型材表面层的包装,使表面干净。 ③测点应与测试表面垂直,压力恒定。 ④在型材装饰面上某个面积不大于1CM2的考察面内作若个
次(不少于3次)测量,其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该试件的 局部膜厚测量值。每个试件至少测量5处,局部膜厚测量值 的平均值作为该试件的平均膜厚值。
④反复加压完毕后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 5、定级检测或工程检测:
①检测压力差值为P3=2.5P1 ,只循环1次脉冲。 ②观察是否发生功能障碍或损坏,记录破坏时的压力差
值及部位。并以试件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所对应的压 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分级指标值进行定级。
GB/T5237.1-2008标准(基材)—尺寸偏差 壁厚尺寸分为A、B、C三组,如图
《铝合金门窗》GB/T8478-2008标准对基材壁厚要求: 主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基材最小实测壁厚,外门不应 低于2.0mm;外窗不应低于1.4mm
③检测压力绝对值最大不宜超过2000Pa ④当检测中试件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时以相应压力差值的前
4、反复加压检测: ①检测前取下位移计,施加安全措施。 ②检测压力差值为P2=1.5P1 且不宜超过3000Pa,反复 5次。 ③观察是否发生功能障碍或损坏,记录破坏压力差值和 部位。以相应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分级指标值为 P3进行定级。
GB/T 7106-2008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气密性 水密性 抗风压性